找到相关内容637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心念处观心无常

    mindfulness),也就是如何了解心的“知遍知”(understandingofknown);有生有灭的缘起法,因果相续,是本文所述的于“受”处断十二缘起的"正念之心境"(...才能显出积极的“八正道”的“正业”(rightaction)。  念头过程与十二缘起  刹那定在观心念处的初阶,便能很清楚地看到微细的念头不断,像丝蜘、暗流一样。禅师说:“这有什么不好呢?看看它们如何生...

    张贵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1749350.html
  • 恒强法师:《佛法概论》听课笔记第六讲

    所以被称为不共法。   而佛陀成佛后第一次所说的法,就是四谛法。这次我们就学习四谛和八正道。   (一)四谛   四谛乃佛教“十二缘起说”之归纳,为原始佛教之大纲。   十二缘起包含流转门与还灭门,分别说明了轮回的原因与解脱的道理,也就相当于四谛所说的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。四谛所包含的义理,也是十二缘起包含的义理。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,都概括在四谛中。无论是中观还是...

    恒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4577149.html
  • 大般若经中“一百零八句法”简介

    、火界、风界、空界、识界。  十二缘起: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处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。  六波罗蜜多:布施、持戒、安忍、精进、静虑、般若。  十八空:内空、外空、内外空、空空、大空、胜义空、...一百零八句之数。今依据隆睹喇嘛的著述,略为列述于后。  一百零八句法分为两类:属于杂染品者有五十三法,属清净品者有五十五法。  1.属杂染品之五十三法:为五蕴、六根、六境、六识、六触、六爱、六界、十二...

    法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54258221.html
  • 略论佛教中对实相的体认(三)

    ㈩受用缘起  受用缘起是立足于主客观交织作用而谈人生现象。其实受用缘起在小乘的十二缘起中可以找到根据。十二缘起中有一段是“触缘受,受缘爱,爱缘取,取缘有一,已提及人生现象是从主客观的接触而产生知的受用开始的,龙树只不过把它更明确地表述出来。  受用缘起可以用蕴界处三科来显了,五蕴最略,十八界最详,十二处居中删。最便于说明的还是五蕴。五蕴指色(物质世界),受(感受),想(思维),行三思志及行为),识...

    吴淑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5165672.html
  • 原始佛教与现代生活

    佛教的思想诠释相互结合,这一潮流就更显得势莫能扼了。  江教授指出,原始佛教诸多理念,如四圣谛、十二缘起……等,无不可与现代生活结合、运用。而这些修道次第诚为堪称理性的宗教经验,是故,透过有序、井然的...江教授并指出,浅显易懂的四圣谛法门是在“十二缘起”的讲述之后,由此亦可了解,当时佛陀乃是藉著明白近人的言语使人悟人无生;因此,现今佛子只要能遵循佛陀教诲,又何愁不能获证般若呢!?  吴教授指出,佛教...

    朱纪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40665839.html
  • 宽忍法师著:佛教手册(1)

    感觉上的快、与不快等觉受,在精神方面是指知觉上的苦乐等心情。总之,受是来自于感觉与知觉的感受作用,也是凭借感觉与知觉而获得的感情。十二缘起中的受即属于此类。受随着感觉、知觉发生的场合而分为六受,有眼触所...中的行,十二缘起中的行是最狭义的。而五蕴之行的内容电与原始佛教、部派佛教不同。  5、识 就是分别、判断、认识的作用,以及分别、判断,认识的主体(心)。在这里,认识作用是本来的意思,认识主体的心...

    宽忍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5448154.html
  • 关于唯识的业果缘起

    焦点,是业报因果交替的枢纽,若能在现生中顺受前果,慎作后因,即能掌握自己命运,而趋吉避凶,离苦得乐。如此为了阐明轮回缘起的道理,可以佛法所立的十二缘起说明。  十二缘起,谓无明缘行,行缘识,识缘名色,名...名“十二缘起”。无明,是愚痴,即不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和业报因果的道理,妄执实我实法。由于认识上的迷蒙,自会引起倒行妄作,是谓“无明缘行”。行即是业,业熏本识,形成业种,在本识中通过较长的时间,变异成熟...

    理 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65539792.html
  •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释

    十二缘起空为破独觉执,说四谛空为破声闻执。三是破菩萨执,说菩提、涅槃空即是破大乘菩萨对佛果的执著。(五)明果。经文“故知般若波罗蜜多”到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,破除一切执见之后,则能转依证得菩提、涅槃...这是原始佛教的一种轮回和解脱观,即通常所说的“十二因缘”或“十二缘起”,其具体的内容是:无明(没有智慧,即愚痴,不知四谛、不明世出世间因果规律)缘行(错误的行为,即身口意的造作)、行缘识(六识,或指...

    张化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0944127.html
  • 佛法的受用

    !至于理论的复杂、艰深并不是必然的,它是哲学化的结果,我想这是较为中肯的看法!  生:修行的要领是什么?  师:世尊在世时,以四圣谛、十二缘起为说法核心,以三十七道品为修行准则。后代佛教徒发展出很多的...生:要怎样才能照破内心的盲点?  师:要勇敢、诚实地面对自己,自我发现,随时挑战自己的既定观点和立场,放下面子,虚心倾听善友的诤言!  如果发现自己居然也跟别人一样地嫉妒、自负或迷恋,仔细观照它的缘起...

    辜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549580.html
  • 什么叫做十二因缘呢?

    而缘觉乘,则是依十二因缘之理而起修,这是二乘的不同处。 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。这十二缘起是说明人生的经过,换句话说,是有情生死流转的说明。一切众生界,乃至自然界,都是缘起互相依存的。阿含经说:‘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,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。’故个人与社会,精神与物质,都是形成相依的状态。  十二缘起,是由十二项互缘的支数,来说明现实人生的成立。  一、无明—为过去烦恼的总称,是无知,或愚痴,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71154093.html